“我”在现代汉语中是第一人称的代词,在现实生活中广为人们所用,达到了“不自觉”的程度。可以说,除了老师说“以第一人称写作文”,除了关乎“我的利益”,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再究竟这个“我”的。“我”的非凡、不简单也就被湮没了。
孩童在三岁以后才会说出这个“我”字,但作为父母者一般是不会在意的。哪位父母还记得自己的孩子说出“我”是在几岁,或在哪年哪月呢?孩子学会叫“爸爸、妈妈”是父母欣喜若狂的,但孩子他(她)说出“我”来却完全未必了。
说出“我”来,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诞生了,开始了“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追求一个“我”——自己追求自己。
“我就是我。”这是每个人的自我设定。没有这个自我设定,“我”将不成其为我。只是大多数人没有在“思想”上“先验地”或说“自觉地”做这样一个设定罢了,靠的是“经验事实”的“自然”设定。
“我是非我。”这是“我”的又一个自我设定,或称为一种自我限定。这意味着自己把自己作为了一个认识与改造的“对象”。没有这种设定或限定,“我”不会成为我自己,“我”也无法与别人区别开来。“非我”都会是什么呢?首先是“理想之我”,“理想之我”与现实的“我”相比较,不就是“非我”吗?“非我”的另一个含义即是“确实不应该是我”,真正“不属于我的东西”。
“我要克服非我。”这就是每个人一生的“命运”了。首先就是实现“理想之我”,这就是人生的奋斗。非此,即是人的懒惰。“克服非我”之中,当然包括个人所“不想要的那个我”。
由此可见,“我”不是一个“静止的我”,而是一个“动态之我”,人生事实也是如此。“动态之我”的本性在于“能动性”。个人之间“能动性”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人生样貌的大不同。
人的能动性的差异在于什么呢?在于自己对自己的追求。自己让自己追求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会与别人有什么样的差异。当然,首先是自己不断地差异于自己。
以上,就是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的“行动哲学”对“我”的启发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