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没有狮子,随处可见的石狮从何而来?
沐阳说
2021-07-07 20:05活力创作者
关注
石狮,在如今并不少见。
由大理石或青石雕刻而成的狮子,往往成对出现在大门前,在各大机关机构、宫殿园林以及豪门住宅前最为常见,被赋予驱邪镇宅、吉祥美好的寓意。
当我们行走在神州大地,在各个城市、名胜古迹中,总会发现一对对神态各异、形象也千差万别的石狮,或立或蹲或踞,把守大门,坐镇一方。
石狮文化,已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绚烂的分支,凝聚着古代人的智慧与心血,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雄武气魄。
但是,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狮子并非来自于中国本土,在西汉以前,中国人并不知狮子为何物,那么狮子又是何时出现在中国,石狮文化又如何产生的呢?
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在那个厚重而强生的时代,在汉代,已经有了对狮子形象的记载,在当时称之为狻猊,传说为龙九子之一,《穆天子传》中记载:
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
晋代郭璞注解:狻猊,狮子。亦食虎豹。
可见当时,人们想象中的狻猊,恰巧与狮子的形象类似,而狮子,并未出现。
直到公元87年,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进贡给中国的皇帝,由此开始,狮子才算是正式出现在中国人眼前,《后汉书·西域传》有记载:
章帝章和元年 ,安息国遣使献师(狮)也。
作为一个“舶来品”,必然不是人人皆可见的,当时进贡而来的狮子被圈养在皇帝的动物园里,皇家贵族欣赏,因为其高大威猛的形象,深受帝王喜欢。
而对于普通百姓,对狮子的了解也就停留在市井戏子的戏文中。
而真正将狮子形象广撒民间的,是因为佛教文化的盛行。
众所周知,西汉末年,佛教由西域传入我国,随着《浮屠经》等佛经的传入,很快佛教文化便在上层社会流传开来,而刚好,同出于西域的狮子也是佛教的圣物之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佛教文化很快在中国流行开来,许多佛经文献上都有狮子的形象,而佛教又把许多东西以“狮“的名字命名,如佛的坐席就被称作是“狮子座”。
久而久之,作为佛教瑞兽,狮子便成为了老百姓心中的“神兽“,享有崇高地位。
在《洛阳伽蓝记·长秋寺》中记载:
四月四日, 此像常出, 辟邪狮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迭相践跃,常有死人。
北魏时期,每年四月四日,洛阳千秋寺举行佛像游行,在队伍前由人扮演狮子喷火表演,为佛像开道,人们为了观看狮子,无不欢呼雀跃,人山人海常常又踩踏事件发生,可见人们对狮子的崇拜,不亚于当今的顶流追星族。
由于佛教文化的流行和影响,狮子很自然的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信仰文化中。
要知道,当一个东西成为一种广泛的信仰后,人们便会想尽一切方法外化体现出这种信仰,石狮的出现便自然而然了。
早在汉代,石狮便现于帝王、贵族官僚陵墓前神道两旁具有护卫的石刻群中,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上层社会对狮子的尊崇,在那个崇武的年代,狮子的勇猛成为了武将的代表,地位高于虎、豹,已然是权力的象征。而另一方面是与当时的“厚葬”之风有很大关联,石狮作为“镇墓兽“更能体现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
但当时的石狮,整体形象更趋向于老虎,其姿态多以站立为主,或许是因为绝大部分工匠并未见过狮子活物,只能凭借描述进行雕刻,因此只体现在关键处,对于细节和装饰便有心无力了。
我国最早的石狮子现存于嘉祥武氏祠内,这对石狮子高1.24米,长1.45米,雕工精细、形象威严、颇有气势。但此时的石狮子也只是作为陪葬物品使用,并仅限于上流人士之中。
而石狮真正成为一种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还得从唐朝开始。
唐朝时期,为方便城市管理,实行了一种“坊市”制度,即由政府规划区域,分为坊和市,居民按区域入住。当时坊柱上大都会放置一块石头,称为夹石柱,用来防风避震。工匠们为了使坊柱变得美观,就会在上面雕刻一些狮子、麒麟等瑞兽,来表达美好的愿望。
而当时的狮子形象,多为蹲坐或行走姿态,整体上更为丰满,肌肉发达,这体现出唐朝的繁荣和昌盛。
慢慢地,到了宋元时期,虽然“坊市”制度不再沿用,但坊门还在,而用于看门镇宅的柱也就演变成了更形象化的石狮。
石狮也由之前被摆放于陵墓中逐渐被当成装饰品,放置于皇宫、园林、住宅、寺庙等之中,用来镇宅驱邪和彰显身份。也是在这时期,石狮子作为装饰物并不再是上层阶级的专属,开始走向普通百姓家中。
到了明清时代,石狮在雕刻上,甚至有了固定的模式,《扬州画舫录》中就记录了如何去雕刻一只石狮子:
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跨、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秀珠、出凿崽子。
明清时期的石狮在继承前朝在狮身上绣铃铛、绣带等的做法上,也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发展娱乐的趋势,使得石狮子在保持整体庄严、肃穆的气势上,更加贴合民间百姓的装饰用途。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民间大量雕刻石狮,这也才出现当今随处可见石狮的景象。
如今回望历史,石狮从无到有,作为一个舶来品,最终完美的融合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演变成为独特的石狮文化,再看当今神州大地,数不清的石狮,也有数不清的姿态和样貌,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宽容和灵活的一面,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极富创造力的一面。
我想,这或许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愈来愈强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