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雨巷,梅雨之夕,与我的暗恋观》

专题: 简诗 两性情感 读书 想法
作者:阿梁_2002_12_7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5-01 17:36:19  阅读:104   网上投稿

前言:

我是块毫无诗情的榆木疙瘩,吟不出诗,更赏不了诗。

打高中开始,无论是古诗鉴赏还是现代诗鉴赏,我都会愁得头皮发麻,有时候想上老半天,净是些自己的胡思乱想,偶尔还能出现与标准答案毫无干系的奇葩状况,就很无语。

但困难总要克服不是吗?

今天浅聊一下《雨巷》,顺便谈谈《梅雨之夕》,以及我的一些“暗恋观”。

1928年8月号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雨巷》的现代诗歌,据当时正暂任报社编辑的叶圣陶先生对其的评价是,“你(戴望舒)替新诗底音节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之后,随着这首诗歌的广泛流传,戴望舒更被人们称为亲切地爱称为“雨巷诗人”。

在很长的日子里,《雨巷》就仿佛是个大大的标签,和戴望舒紧紧地贴在一起。

但实际上《雨巷》在文坛一直饱受争议。

这点主要表现在这首诗的现代性上,就以卞之琳先生的评价为例,“《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词藻,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易、浮泛。”,卞之琳先生认为,《雨巷》中的种种意象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使用的,这点未免过于俗套,新诗应该更多的使用新意象,取材于现代的,文明的都市,理应抛弃那些古典诗词意象,那才叫现代诗,新诗。

而卞之琳先生的观点,也几乎是当时乃至相当时间内的文坛的主流观点,他们坚持《雨巷》的思想来源就是中国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并依此并不肯定《雨巷》在新诗中的较高地位,嘴巴向来毒辣的余光中先生更是评价它“音浮意浅,只能算是一首二三流的小品”。


可谓是不留一丝情面。

但前人如何评价,这不能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判断,《雨巷》的现代性与否也与我无甚关系,一来我不是专业的文学评论家,二来我也不是为应付作业而要故意应和前人观点,举出前面的例子,只是为了方便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歌。

我与《雨巷》的结缘是在小学的朗诵活动,那时可不懂诗歌的好坏,只觉得这东西好念,好记,于是就喜欢上了,之后在高中课本又见到了它,非常激动,颇有老友重逢的喜悦。我个人是很爱朗诵的,当时憋了一节课想和老师说一声“让我读吧!”,结果也没叫出口来。

《雨巷》这首诗歌主要构成要素是“我”,“女郎”“梅雨”,“纸伞”和“巷子”,其全诗所弥漫的浪漫氛围,以及其朦朦胧胧地描绘出来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和芬芳的姑娘,都深深吸引着我。

在我读这首诗的时候,就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穿着一身灰朴的大褂,乘着油纸伞,在这雨中的街巷中茫然等待着。我内心深处的呼唤,是否能让她听到呢?我内心深处的呼唤,是否能打动她呢?我不知道,所以我静静地在雨中彷徨,她也许会来吧,她也许就在路上。我撑着油纸伞,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细细的雨丝透过伞的遮蔽来偷袭我了,我的大褂被打湿了,但我不想离开这里,只因为那个姑娘。

在诗歌中,我渴望逢着这么一个丁香般的姑娘,于是我真的看到了一个丁香般的姑娘,但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看着她走尽这雨巷,看着她,那个我渴望着的丁香般的姑娘,消散了颜色和芬芳,甚至消散了太息般的眼光,然后我又开始,在雨中寂寞地开始新的彷徨。

读罢,我的内心反而十分平静,但也生出了一丝疑惑,文中的“我”在面对那个心仪的姑娘时,竟然只是静默地看着,看着她走过自己身旁,并未有任何行动,他明明那般渴望逢着这位姑娘,他明明真的遇到了这位姑娘,但他什么也没有做,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我开始翻阅戴望舒写作时的背景,发现这首诗是在“四·一二”政变后他避居江苏松江,在施蛰存家中寄住时所写。

当时正值白色恐怖迅速蔓延,无数仁人志士牺牲在昔时同袍的枪口之下。

戴望舒蛰居在施家时,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施绛年本来是很欣赏那个哥哥嘴里颇有才华的戴大哥的,但当她亲眼见到这个脸上长着麻子的男人时,她就一点兴趣也提不起来了。

(戴望舒因为小时候得过天花,所以脸上有点坑坑洼洼的。)

但戴望舒对施绛年却是动了真情,而就是在这不久后,他写出的《雨巷》。据说,当他兴冲冲地拿着写出的新诗向心上人“邀功”的时候,对方的态度却十分敷衍和冷淡。

因此,我认为把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朦胧的爱情诗并不为过,至少戴望舒在写《雨巷》是与施绛年脱不开干系的。

那让我们带入戴望舒的视角再去重温这首诗歌,就无疑会生出这样的内心独白:“我有了一位美丽的心上人,但她似乎并不喜欢我,但没有关系,我会证明我自己对她的喜欢,我会用我的诗歌打动你!绛年,请再等等我,好吗?”

如果这样来想,那丁香般的姑娘,就算不能全是施绛年,也至少是戴望舒在对心爱少女的基础上展望的朦胧幻想。

这么去想,似乎他不对眼前丁香般的姑娘采取行动,其原因多半是不想过于唐突,因为戴望舒的心意对方是知晓的,而恰是在这种朦胧的情境下,过于唐突的行为只会把两者的距离拉大,因此在诗歌中他选择不采取行动,而只用自己擅长的文字,勾勒出自己内心的彷徨而迷茫,并且在雨的朦胧中暗暗表白,表达出自己对心上人的涓涓情意,也许他在内心深处也渴望着用这首诗,去俘获美人的心。

当然,戴施二人的结局我们是知道的,尽管在哥哥的助攻以及戴望舒的不懈追求下两人的的确确开始了一段恋爱,但好景不长,施绛年在订婚之际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必须出国留学,在获得学位并且有了体面的工作后才能回来娶她。

戴望舒内心无疑是纠结的,因为这样一来眼前的心上人就得和自己咫尺天涯,他自然是不愿意接受,但考虑到施绛年的态度坚决,最终他还是咬咬牙前往了法国留学。

可没过多久,施绛年就爱上了另外的男人,一个商人,施蛰存考虑到要让戴望舒安心学业,一直加以隐瞒,但在戴留学期间一直为他汇款,并负责他作品的出版发行。

后来可想而知,戴望舒回国后发现施绛年爱上了别人,内心的悲哀是可以想象的。

有人这样评价两人的恋情,“一个爱得太深,一个根本不爱。”

好了,话归正题,我们继续谈谈对施蛰存《梅雨之夕》的理解。

施蛰存擅长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学说的眼光对人物心理进行深刻剖析。在他的文章中可见大量的内心独白,这种写法让你不知不觉地就会代入到他笔下的人物身上,你会神奇地发现这些人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合乎情理,至少给你一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那种人内心的复杂,内心各种情绪毫无保留的大胆剖析,绝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

《梅雨之夕》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已婚的男人因为下着大雨在单位加了几个小时的班,趁着雨停就拿着伞打算走回家,结果半路又开始下起雨来,他看到了一个女子孤立无援,正在屋檐下躲雨,他驻足沉思良久,决定撑伞送她回家,于是两个人就在伞下走着,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初恋,觉得这个女子就是那个已经多年不见的初恋,内心情绪翻腾,在路上他还看到了自己的妻子,还想到了一幅日本画家的画作,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子根本就是个陌生女人,就失去了兴趣,在女子拒绝继续相送后独自回家,对妻子撒谎说自己只是去见了个老朋友而已。

虽然情节非常简单,几乎可以概括成一个男人下班路上遭遇一位少女后的心路历程,但作者胜就胜在对人物细腻内心的大胆描写,作者那娴熟的表达技巧让其笔下“我”复杂曲折而异常精彩的内心世界表现地淋漓尽致。

从我初见时的“怦然心动”,再到我的“跃跃欲试”,然后到我的“想入非非”,最后到我的“怅然若失”,就是这般细腻地描绘出了一场雨中与一位美丽少女的邂逅故事。

我要说这部短篇小说,是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与《雨巷》有共通之处。首先是他们的故事背景都是在梅雨时节,都是发生在一场雨里,其次他们都是以男性主人公的视角展开的情节,最后,两部作品均以少女作为故事的另一大组成部分,且少女形象并不独立,均夹杂着男性主人公的内心幻想。

而《梅雨之夕》恰好对《雨巷》故事进行了内心独白的细节填充,方便我们更好地走近一个单恋者的内心深处。

接下来,我将以自己的暗恋故事,混合《梅雨之夕》、《雨巷》进行我暗恋观的探讨。

如果真要说暗恋,那需要追溯到童言无忌的小学时代,那时的孩子对两性之间的理解趋于表面,并不真正理解男欢女爱,只是单纯的好感,纯粹的好感,而且这种好感来得很奇怪,也许是她借了你一块橡皮,也许是她没来由的一句话,更也许是单纯觉得她好看。

我也有过这么一个暗恋对象,应该是在五年级吧,她坐在我的后桌,并不好看,但她很爱笑,我很喜欢和爱笑的孩子一起玩,哪怕到了现在,我也更喜欢亲近爱笑的朋友。

她是一头短发,鼻子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嘴巴笑起来呈一个大大的O字,她声音很甜,笑起来真就和银铃似的。

那段时间,可能也没意识到自己暗恋人家,就是觉得很喜欢听她说话,听她叫自己,后来有一天晚上,我舍友拽拽我的袖子,和我悄咪咪地说,“嘿,你是不是喜欢WJT啊?”

我脸唰的一下就红了。

在六年级刚开学排座位那天,全班就我旁边还有一个座位,恰巧她刚来,就拎着书包坐到我旁边了。

我脸又是唰的一下就红了。

然后拎起书包就跑到我后桌,把他书包扔到了我座位上,说了一声,“你,前头去。”

也许是当时我很凶?

他还真听话地照做了。

后来毕业后再也没见过她。

什么是暗恋?在我的眼里,暗恋就是将那份对某人喜欢深深藏在心里,出于自卑,或是出于怕被拒绝等多种原因,不敢把那份感情亮于表面。

戴望舒之于施绛年,也算是一种暗恋。

你可能会问,“人家都表白了,怎么还叫暗恋呢?”

这你就不能较真了不是,至少在《雨巷》中是暗恋吧。雨巷中的我在彷徨,雨巷中撑着伞默默走远的姑娘,安不算一种暗恋?

有人说,暗恋是一种最廉价的爱,也是一种最省钱的爱。

暗恋很容易,但明明知道彼此间不可能,依旧将这份感情埋藏心底,持续很多很多年,这并不容易。

就像喜欢林徽因一辈子终身未娶的金岳霖先生。

对了,请不要把舔狗的标签贴到暗恋的头上,那只是一种畸形的求爱方式。

感觉写了半天也没个主题,真应了题目,“雨巷,梅雨之夕与我的暗恋观。”

卞之琳的那首《断章》里真的好美,尽管他批评了我喜欢的诗歌《雨巷》,我也依旧觉得他好美好美。

以它作结吧,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说,这何尝不是一个暗恋者的心愿呢?

结于2022.5.1,五一劳动节快乐❤️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