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做自己

专题: 读书 想法 简友广场 漫漫人生路
作者:安语未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4-30 17:41:35  阅读:144   网上投稿

    我们渴望做自己。

    同时,我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显然,这是矛盾的。

    在我看来,这是每个人生命的头号矛盾。

    或者,你会说,你只要自己认可自己就OK了。但这是真的吗?当你登上世界的巅峰时,却无人分享,无人喝彩,那种滋味,你能想象、能体会吗?

    一个朋友在我博客上留言说,他登一座山,到了山顶,却发现没有什么瑰丽的景色,那一刻,他好像悟出了什么,从山上下来后,就给一个女孩打电话,说他爱她。

    这种感受,不难体会吧。

    不必说巅峰,你只须问问自己:你可曾保守住任何一个秘密?

    是不是,每当有了一个重要的体验,或有了一个秘密,你都渴望有一个聆听的对象。这个聆听对象,可以是牧师、心理医生,也可以是亲朋好友,还可以是一件物品。

    譬如,电影《花样年华》中,最后梁朝伟对着一个树洞一诉衷肠。

    说这些,只是想强调一点:我们无时无刻不活在关系中,我们都渴望得到关系对方的认可,渴望能与对方分享彼此。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就会感觉,生如同死。

    然而,如果我们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一个巨大的问题就会产生:我们可能会失去自己。

    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大多数人也有过爱与被爱的经历。

    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关系越亲密,我们就越渴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对方的身上。

    那时,我们就是在摧毁对方的真实存在。

    反过来也一样,别人也在对我们做同样的事情。

    一切关系中都包含着这一点。

    也就是说,这世界上,我们都在互相强加,强加的时候,我们还会说,我爱你,所以才这样对你。

    因为这样的说法,一切人际关系就成了一团迷雾:我们以爱的名义彼此强加,而当我们自觉地按照别人的意志去行动时,我们便迷失在人际关系的迷雾中了。

    人本主义心理学说,以人为本。

    这个著名词汇的更准确的意思其实是“以我为本”,即“我”自己才是我的人生的选择者和判断者。

    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而与马斯洛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旗手罗杰斯则强调“成为自己”。

    这两者是同一个含义,其意思是,当一个人为自己的一切作选择时,他便是在做自己,便是成为自己,便是自我实现。

    这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

    因为,关系所制造的迷雾淹没了我们,我们的内心深处,藏着太多的别人的意志。

    尤其是,父母的意志,权威的意志,以及圣人的意志……

    想成为自己,就必须拨开关系的迷雾,破除掉别人强加于自己的意志。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这本书中的系列文章《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可以视为我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入门文章。如果你渴望看清楚自己,看清楚自己的亲密关系,看清楚普通的人际关系,这一系列文章一定会帮到你。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相信这一系列文章也会让你看破很多迷雾。

    除了看破人际关系的迷雾外,我们也需看到,我们的意志本身也常是一团迷雾。

    譬如,为什么“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这是因为,我们太爱自己的意志。如果意志得不到实现,我们便会执着在这个意志上,于是,那些“得不到”的,便成了我们无比重视的事物了。

    这也引来另一个奥秘:如果想让一个人对你好,便请他帮你一个忙。

    这是因为,多数时候,我们看似是在爱别人,其实首先是在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如果对一个人付出越多,那么我们就会越在乎他,其实在乎的不过是自己的意志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因好人多在付出。那么,在一个关系里,对方既然只是得到而没付出,他自然就不在乎这个关系了。

    看破人际关系的迷雾后,也可以去编织更多的迷雾,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看破意志的虚妄后,也可以利用这一虚妄,给自己追求更多的利益。

    但更重要的是,只有看破关系的迷雾,也看破意志的虚妄后,我们才能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才能做到真爱。

    Part 1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这是关于心灵成长最基本的知识。如果我们的成长环境明显违背了这些定律,我们的心灵就会受伤,我们的生命感觉就会出现破碎。

    定律一:成为自己

    不断收到读者来信,问什么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同时,也不断收到不少来信问一些关于心灵成长的最基本的知识。

    在思考怎么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我梳理出了关于心灵成长的六条定律。

    与定律相对应的是破碎。所谓破碎,意思就是,如果我们的成长环境明显违背了这些定律,我们的心灵就会受伤,我们的生命感觉就会出现破碎。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为关键。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譬如,美国明星“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她在演唱事业上获得了极大成功,但是,这个成功不是她意志的胜利,而是她妈妈林恩意志的胜利。从两三岁开始,妈妈一直带着她转战美国各地,用尽各种办法为她谋取演唱的空间。为此,她没有了童年,只在13至15岁期间,过了两年普通女孩的生活,还有了初恋男友。但林恩为了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己的野心,迫使这个男孩离开了布兰妮。这只是布兰妮母女关系的一个缩影,其实布兰妮的妈妈在各个方面都想操控女儿的一切。

    在精神近乎崩溃的时候,布兰妮在一家疗养中心不断对别人说:“我是骗子!我是冒牌货!”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所谓成功不是我的,而是我妈妈的,她通过我的身体实现了她的梦想。这看似很好,但布兰妮的意志却被剥夺了,她远远没有成为自己,而只是妈妈的“自己”的延伸。

    类似的例子还有迈克尔·杰克逊,他的名声、才华和影响力都胜过布兰妮。但是,他开始的成就也是父亲粗暴塑造方式的结果。并且,和布兰妮一样,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他的童年被剥夺了,这是令他最耿耿于怀的事情。

    后来,杰克逊对小男孩极其痴迷。这一点都不难理解,他迷恋小男孩,是因为他自己不曾做过真正的小男孩。他和那些小男孩在一起,就好像得到了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似的。

    在爸爸粗暴的意志控制下,杰克逊失去了童年。但他自己的意志渴望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于是,他迷恋男童。只是,当他把自己的渴望强加在那些被他迷恋的小男孩身上时,他也是在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们身上,剥夺了这些小男孩做自己的机会。

    定律一的破碎:我们被选择,被决定

    人本主义心理学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价值。相应的,存在主义哲学也将“选择”视为最主要的命题。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存在与选择的关系就是,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不曾活过。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作较量的过程。别人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我们,我们同样也会这样做。

    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名堂,最简单的说法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对此,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著名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中,骑士对导师梅林说,他爱妻子和儿子,但梅林反问他:“你有没有把需要当作爱?”骑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爱”妻子和儿子,不管妻子和儿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爱”他们。其实,妻子和儿子只是骑士爱的对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说,骑士只是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妻子和儿子身上罢了。难怪,妻子和儿子都对他的爱没什么回应,因为这种爱其实是伤害。

    不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作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听上去很动听,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

    由此,他们自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

    定律二: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我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的第一个挫折,多来自父母等重要的亲人。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压制了孩子成为自己的努力。

    父母们之所以喜欢这样做,常常是因为抱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孩子是一张白纸。按照这个观点,孩子被认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粹的空白,我们怎么塑造怎么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反对这一看法,她认为,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因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通过孩子的自发行为去发现,自己目前正处于什么敏感期。

    很多幼儿教育学家支持蒙台梭利的这一说法,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6岁前有许多心灵发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热爱音乐、数学等,都有一个敏感期。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孩子,会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着匪夷所思的执着,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自发地重复去做这些事。如果这些事在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训练,这个孩子的特定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这一特定能力就会遭到难以逆转的损害,以后要花极大的力气才能部分弥补。

    蒙台梭利认为,这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结果。源自精神胚胎的声音告诉孩子,他需要做什么。从这一角度而言,孩子的每一个自发的行为,其实都反映了精神胚胎成长的需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按照这一观点,罗杰斯的“成为自己”的“自己”并不纯粹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因为按照罗杰斯的这一观点,自己一开始好像也是空的,而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我们一开始就不是空的,一开始我们就有一个无比重要的精神胚胎。

    更关键的是,6岁前的经历决定了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仿佛是,精神胚胎在6岁前基本发育成型了。假若在6岁前,父母一直忙于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没有发育的机会。于是,这个孩子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说,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

    定律二的破碎:精神胚胎被压制

    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唯一途径。然而,因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大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由此,破碎很容易产生。

    孙瑞雪称,依照她的观察,所谓的多动症,其实大多数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严重压制的结果。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他的重要抚养者中一定是不断有人对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也不能那样做,你必须听我的。于是,这个孩子的许多源自精神胚胎的自发行为都被打断了,他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但是,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还是要表达自己的声音。假若100个敏感期的需要都被压制了,那么这100个需要都渴望表达,甚至是同一时间的表达。于是,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他好像在同一时间渴望做许多件事情,但因为渴望太多了,他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于是什么都要做一点。

    大人是怎样压制孩子自发的需要的,这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会拒绝接受一小块大饼,他一定要一个完整的。对于这种行为,大人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节约。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整张饼,是完美的,会满足他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而一块饼,是破损的,会让这个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其实,他并不贪婪,假若你给他一块虽小小的但完整的饼,他一样会心满意足。

    所以,不要急着去评判孩子并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孩子头上。譬如,节俭不节俭这样的词汇,是不适合用来衡量一个3岁的孩子的。你可以强行把一个3岁的孩子塑造成看似节俭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因而就失去了对完美的感受、渴望和追求。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