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没有迎来王同学的到校——他继续请假,却迎来了“反思”。昨天下午的成绩分析会,领导要求我们要做出深刻的反思。为什么反思?无非是成绩退步了呗。
这次成绩整体下滑,我确实要进行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扪心自问:上课备课依然是用心的,课余时间依然是忙碌的,单科成绩与别人相比,平均分相差无几,但这次高分段相差很多,虽然成绩相差不大,但名次差别真的很大。这也是我一直苦恼的地方,高分段真的不多。课间与其他老师交流,除了老师反映近段时间,学生依然没有紧张感,但应该和平时的状态一样,为何这次成绩突变?就连一直有明显优势的英语也让隔壁班反超,从而直接导致总体成绩差距拉大。老师们上课的状态应该一如既往地认真,抢课上;在教室外候课——无缝衔接;与学生交流,面对面辅导,比比皆是,为何不见效?
也许还是在学生的状态上!
也许是因为上届学生的影响,刚接手时感觉这届学生素质还不错,于是我尽可能地做到平等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总想塑造一个“亦师亦友”的形象。刚开始效果确实不错,学生听话,师生其乐融融。再后来,个别学生的“劣性”慢慢显露,我也曾轻言告诫,也曾严厉批评,学生总能好一阵子。但过一阵子,他们又会重犯,而有些时候处理不及时,甚至因其它事而遗忘,个别学生就此总抱一丝侥幸,只要躲过老师当时的批评或期盼老师忽略此事,抗一抗或躲一躲就过去了。等我有时间集中处理,学生被逼无奈,只好改一改,但转身依旧。也许就是这样,紧一阵,放一阵;我在,“班风”在;我走,“学风”走。也不是没想过,狠狠惩罚他们,让他们望而生畏,心有余悸,不敢违规,但九年级上学期的某一天,王同学没写作业,我只是让他站在教室后面上课,第二天他就不来学校了,而且还上演了一出离家出走的“大戏”。不得已,我晚上十点在公园游荡,到处找人;后来又独自或和英语老师不下五次家访,请他来校上课。事后,陈老师笑我好了伤疤忘了疼。他说王同学八年级就曾离家出走一次,我怎么还敢批评他?后来朱同学也因家庭变故沉迷手机,不写作业 ,不想来校上课.....这样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