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外地一家子人,拉着一只猴子,游街窜巷,样子滑稽可爱。他们在人多的场合摆开了场子。一场杂耍拉开了序幕。
一个中年男子,歪戴着鸭舌帽,一手拉着训练有素的猴子,一手执着鞭子上场了。这中年男子是这场马戏的主角。因为下来演出的节目,都是以他为核心。先是双手抱拳,向四下里拱了拱。向观众行礼已毕,马戏正式开演。
中年人打开木箱,先是取出一顶帽子,递给猴子。猴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又取出一件小马甲,扔给猴子,猴子在身上穿好了。中年人又给猴子戴上兽脸,猴子象模象样地拉起板胡,一段豫剧开始演出了。中年人一字一板地唱了起来。
接着,又耍硬功,也就是耍气功。下面一个人,运足了气,躺在刀刃上,上面的人躺了上去,刀尖对着肚皮。身上盖着床单。床单上横放一块板,板上站着两个人。两个人对打了一会儿,谁也征不了谁,最后双双跳下。我们这时正为下面人的生命担忧。这时,中年揭去木板和床单。下面的人安然无恙。只是滚圆的肚皮上,只有一个印痕。
最后,是高空杂技表演,几个跳梁小丑,在下面做着伸手状,做着逮物的动作,口半张着,似乎正在为表演者捏一把汗。桌子上板凳()板凳,每只板凳的两条腿()着,大半截和两条腿在空中悬着。这样的几条凳子在空中悬着,形成很高的几层,一个腰身软绵绵的女子,在最高层,背翻过身子,反?住一朵红花又正翻过来。
这些是我过去经历过的。
杂耍在大街上摆难,为的是众人聚在周边观看。而且边看边喝彩,掌声不断。这才叫把式。如果舞台上演员独自在一边吼,台子下稀里巴拉坐着,没几个人。就这几个人还在一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相信这样的场面,演员也是再无心思演下去了。纵然硬着头皮演下去,也决然没有台下暴满时演员演出的投入和带劲。
同样的道理,在简书或其它写作平台一样,如果不揣摸大师们的长处和优点,如果不读大师的经典作品,自是独自在那里自嗨,那你写上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你的观众可能永远都少得可怜。这就如同一个演员,除了自己,没有观众。你说,这样继续演下去,还有什么呀。
没有观众的演员,他(她)的演出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继续演下去的动力和必要。每个演员都希望他(她)有许多捧场的观众和粉丝。
我们写作何偿不是这样?自己辛辛苦苦码出来的字,却没人阅读,没人认可。这同演员没观众,没粉丝又有何不同。
有的人,从青年起就学写作,直至皓首一生,也没有进行。只在原地踏步。老是那么两三句一段二段的,凑合着日更。日更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也得到了应得到的称号,那又有什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