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当前位置: 王家大小姐 > 正文

王家大小姐

专题: 故事 小说家 陕西省 文心飞翔 人生百味
作者:泰山寒梅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4-21 17:37:43  阅读:257   网上投稿

王家大小姐七十年代初,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八岁了,仍然跟姊妹四个挤在一个火炕上。

她是家中的老大,理应挑起一家的生活重担。况且,她已经懂事了。不再为吃嘴的事与姊妹们争来抢去。一到晚上。这姊妹四个可热闹了,都争着火埝头睡。火埝头由于做了一天的饭,这时,正烧热着。争来争去,最后还是被从小惯养争强好胜的小弟五儿争去了。大小姐一旁看着只是抿嘴笑。

那时候是精身子溜光席,前半夜炒肉片,后半夜冻猪头。睡过夜,冷得人难以入睡。一条被子,你拉过去,我拉过来,盖了上半截,露出下半截。

当妈的看着大女儿长大成人了,为了避闲,她叫大女儿单独睡一铺。

隔壁有间小屋子,有一个多年久弃不用的土炕。母亲领着大女儿收拾了一番。先扫去炕面的浮尘,铺一层麦秸,上面铺上席子。一咬牙,心一横,把自己藏了多年,一直舍不得盖的旧被子拿了出来给了大女儿。黑麻纸包块砖头当枕头就可以了。不嫌麻烦,农村烂柴草有的是,炕洞里煨一把,睡的时候,热乎乎的。王家大小姐大了,当然知道独自睡的好处。起码自由了许多。她如今也知道爱好了。她嫌炕洞煨火烟薰火镣不干净,她宁愿睡时冰冷一点,暖一会儿就好了。而且越睡越暖和。

人大心事也就多了,她不得不考虑她的终身大事。她年龄不小了,家里这么穷,又没个说媒的踏进她家门一步,为她瞅个好主。眼下的农村,男女之间的事都是通过媒人认识的。这样要等到猴年马月。这要是搁到旧社会,她们的孩子都满地跑了。想到这,她不禁为自己日后的事担忧。她一家子八囗人,就指望爸爸这一点工资。不到四十块养活一家老小。她们家人多劳少,年年是缺粮户。到决分的时候一手拿钱,一手拿着口袋。等于用钱买粮。谁睁着眼睛往坑里跳?她们家这没底坑,多少能填满?

她是家中的老大,高中毕业凭她的学习成绩,本来可以继续上,但家中的实际困难,不容她继续念下去了。她自愿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为彻底改变自己的落后面貌,她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听说,最近有的地方包产到户,搞得还有声有色。他们先一步,在各地试验成功后,然后,大面积推广开来。但同时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也不小。再过一阵子,她们这地方可能也要走这一条路了。

这一天,她正在家中做着用柳树枝条编笼的活,突然听到村头的半截钟被敲响了,有气无力地:"当…当…当…"声音回响整个村庄。

她妈是一家之长,听见铃声赶紧随从社员向饲养室走去。她们村今天散伙了。按上级指示精神,把这些骡马,驴牛分下去。怪不得前一向,传言说,不久生产队要分了,果不其然,才几天就分开了。真快呀。现在许多地方开始行动了。也的已经初见成效了。

她妈拉了一头枣红色乳牛,下了二窝,正当年轻力壮。她见了满心喜欢,精心喂养。这头乳牛三户合伙。中国人是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就成了一条虫。人多是不能供事的,迟早得分开。果然,半年不到,三家合不下去了。三家决定:分。他们抓阄,凭运气,手气。

他们写了两个空纸蛋,一个写:乳牛"。他们各抓了一个,都背过身去展开。只有王家大小姐抓,她手气好,一下子抓了个正着,上面写着:"乳牛"。从此,这头乳牛就归王家所有。

接下来,王家东借西凑,凑了二千块钱。另外两家各得一千了事。

王家大小姐向大人承诺,地里的杂活一律规母亲管,做饭,收拾屋,乳牛的饲养她一个人包了。不让其它人掺手。姊妹兄弟一个个长大了,除了上学,多少能帮妈妈做些。起初妈妈不放心女儿经管乳牛,怕管不好掉了膘。经不住女人的硬磨死缠。妈妈做了一点让步。如果二三个月,乳牛掉膘了,或是出啥岔子,乳牛立即收回。女儿这才打包票,一定能管好。


每天天麻亮,王家大小姐就起来,收拾屋子,抹布抹了了抹,屋里的家俱油光呈亮。按时开饭不误事。喂了乳牛三槽草料,不到二个月,乳牛油光闪闪,如同披身缎面。王家大小姐一刻也不曾闲着,挑着担笼,满沟里割青草。王大妈打心眼里喜欢女儿的分工。嘴上不说,心里佩服女儿的两下子。

一年未满,乳牛终于怀上牛犊。乳牛开始焦燥不安,慢食了。村里老人告诉她可能是好事来了,牛寻犊哩(发情),她一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按老人说的两天后,乳牛配了种,吃喝又正常了。

自合伙解散不到两年,乳牛生下一乳牛犊。蹦蹦跳跳,十分可爱。她妈看着也高兴。人说:骡七马八牛岁半。牛犊长到一岁半后,就可以扎上鼻圈,挽上笼嘴下田耕地了,乳牛犊也快怀牛小牛犊了。

王家大小姐看着这娘们俩乳牛,心里别提有高兴,她的劲头更足了。这时她看到了一个商机,现在农村人注重保养,喝牛奶的越来越多。本村的人一大早都赶到外村里取牛奶,很不方便,她想等这娘们俩都生下小牛犊,四头牛揭起一块卖,差不多可以换两头奶牛养着。不出一年时间,两头奶牛可产奶,不用家里另外补贴,用普通的牛换成两头奶牛,每年还有不小的收入。

正当她为末来的前景所陶醉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头老乳牛病了。拌的草料闻也不想闻,看来,精神萎迷,没一点精神。她二话没说,请来兽医看病抓药。这次多亏她及时釆取措施,如果再拖延下去,就不好治了。

按兽医开的方子,抓来药,赶紧熬了,给乳牛灌下。下午就初见成效,笫二天仍给灌下汤药,天黑前,乳牛四处寻草啃吃,看样子,差不多好了。这次乳牛耍麻达,母亲也捏一把汗,先是骂自己福薄命浅。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母亲让她卖掉一头。后来看到她对乳牛一丝不茍地操持的种种表现,感到很满意。这娃懂事了,自从经管上乳牛,不是收拾屋子,就是担起草笼,下淘割草,一天也不曾闲着。打她接手乳牛,乳牛大变样。全身上下象缎子一样红光闪亮。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遇事处惊不乱,积极釆取救治办法,忙前忙后地跑联,也就再无话可说了。

在实行责任制的第四年,功夫不负有心人,老牛、牛犊都怀上了。这人要是交上了好运,好运便一个个向她走来。她的信心更足了。她把自己的想法首先和母亲商量。母亲也是个明白人,知道这一切都是女儿的功劳,女儿说咋办就咋办。听女儿的没错!

女儿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在外上班的爸爸。爸爸一向对家里的事不拿主,这事只要妈妈同意,就这么办吧。女儿笑着说:"妈妈的工作早做通了,现在你也同意了。如果不发生意外不说,如果有意想不到的事,你能不能借给我一千元,奶买了钱我一定还你。"

″没问题!傻闺女,说啥借不借的。到时候这点忙,我还帮得上。"

先是乳牛下个键牛犊,乳牛健康,牛犊活蹦乱跳。在乳牛的肚子下一拱一拱地吃奶。不到半年另一头,头胎,生了个乳牛犊。现在成了四头牛,二头拴在树桩上晒着暖阳。两只小牛犊,在一起玩耍。

小牛犊长到一岁半上,连乳牛一起卖。不久,又买回花奶牛牛犊喂养。闲时在附近的村子收购青玉米杆,回来铡碎填空坑中发酵,到冬天没有青草的时候挖开喂奶牛。剩下一千左右,作为周转资金,买玉米麸皮精饲料。

两头奶牛快生小牛犊了,这时需要加精饲料。王家大小姐赶紧向父亲借了一千元。承诺等卖奶后偿还。

两头奶牛先后生下两头牛犊。一个乳牛犊,一个键牛犊。奶牛牛犊后断奶较早,特别是键牛犊。这样利于产奶。然后用奶瓶奶嘴养一段时间。

两头奶牛产的奶,除过供牛犊吃外,已向处送货。王家大小姐里里外外一把手,忙得不可开交。现在是农闲时候,地里活不忙了,母亲搭一把手。

两头牛犊直长到开始会吃草了,把键牛犊卖掉。留下乳牛犊继续繁殖。用自己牛繁殖,慢点,可不用贴进钱去。牛犊长大了,也不吃奶了,奶产量也上来了,每天将近一百斤。村里有的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等你将来给婆家,你妈得两头大奶牛做陪嫁。"后来,母亲知道了,一本正经地说:"这没麻达。咱家要不是你苦苦撑着,还不知道过啥光景?"女儿能吃到这番话,这一辈子也值了。

村西头有一孤寡老人,一辈子没儿没女,也没成家。现在60多岁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队里给办了王保户。每天早上,王家大小姐按时把牛奶给送去。老人逢人就赞不绝口。

王家大小姐一心忙在奶牛上,把自个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但是有一个年轻人早就对她有意思了。当时农村人还比较守旧,没当面提过这档子事。这个年轻人叫赵坚,和她同班同学,印象中对她颇有好感。他托了媒人前去提亲。

媒人向她提起了赵坚。她当时没有应承,说让她考虑考虑,成与不成,明天见话。

她一夜不曾合眼。这一夜,她失眠了。她一会想到班会上,大家踊跃发言,一个接一个。都是千篇一律的斗私批修。有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孩,始终末举手,坐在角落里,目光默默地偷窥她一眼,然后又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她最后还是发现了他的内心秘密。她装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从内心说,她对这小伙印象还是不错的。都分开这些年了,彼此不甚了解。先处一段时间看看。

笫二天,她给媒人回了话,两个人先处一会再说。

年青人得了这个信,非常高兴,一天有事没事,就往奶牛这儿跑。有时帮着喂养奶牛,有时帮着挤牛奶。他们之间的话慢慢多了,有说不完的话题。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相处,姑娘认为这小伙闲话不多,句句都说在点子上。人也实在。

姑娘有时故意试探小伙子,说到时候,自己净身出户,不要父母家里的一丝一线。

小伙子忍不住笑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说啥陪不陪嫁妆。常言道:好马不比好鞍,好女不比嫁妆。姑娘对小伙的回答表示满意。

这时,她经管的奶牛已繁殖成四头了。借的债已还完了。每天净赚二百多元。她也把自己的养牛经验,无私地传给母亲和小兄弟。三勤加一懒,想懒都不得懒。小兄弟也长大了,能帮上忙了。小女手把手地教小兄弟经管奶牛。

王家大小姐看自己年龄也大了,尤其看到小伙人品,本事都有,她决定嫁给小伙。而且不向家里要嫁妆。刚出嫁后,照样过来指导儿子母亲的工作。

王家大小姐把自己的心事对母亲说了,想征求父母的建议。母亲对小伙的一切表现,看在眼里也无话可说。只是佩服闺女的眼头没啥说的。但是为女儿嫁妆一事,坚决不同意女儿的。最后硬是陪给五千元,爱什么,买什么。

不久,王家大小姐出嫁了。这一天,是个千里无云,碧空如洗的大晴天。新郎在众搬石盒的簇拥下,来到王家大院。每过一道门槛,递过提前包好的封(红包)这些新郎自然知道。外面吹吹打打好不热闹。父母忙前忙后照顾客人,招呼新女婿。今天的新郎新娘的打扮与往日不同。他们精神焕发,幸福地向众帮忙的撒着水果糖,向大家微笑着。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