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经典理论是马斯洛提出来的“需求层次”——人的需求就像金字塔一样分成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需要;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它包括生命、职业和财产等的安全及保障;第三层次是社会需要,包括人间交往;第四层次是受尊敬的需要,包括地位、荣誉和财富等;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获得成就和实现理想。
带着这个理论思考当今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会发现一些我们没有注意到却一直影响我们工作生活的问题。
纵观中国近五十年的发展,国民整体个性的变化,与物质水平和社会整体价值体系息息相关,在物资匮乏的和平年代,大部分人的需求层次仅仅能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国家需要增强国力,就需要大力发展经济,这需要全国人民的生产力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满足人民的安全需求。那时候的人将自我实现的需求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百废待兴结合起来,一切为了生产与发展。当人的目标简单明确后,反而心无杂念,充实而且简单。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拥有财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重要指标,决定一个人拥有财富多少是尊敬需求的高级体现。这是市场经济的弊端,是一个人基于基层需求满足后的患得患失,是一个人物质需求的盲目增多和个人能力的不匹配导致的安全需求减少,这种病态的需求和社会对经济的盲目崇拜导致人无法停下脚步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无暇去追求更高级的自我实现,只能在基层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来回蹉跎。
考虑到这点,一些人将生理需求称作欲望,欲望的大小随生理需求的增大而增大,后面几个层次的需求都是为了实现欲望的手段,当生理需求在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人们往往因此没有安全感,更别提社会存在感等高层次需求了,于是浮躁源于哪里,源于欲求不满和现实不满以及将控制不住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误解为终极的自我实现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在当下的社会,很大一部分人的幸福指数不高,因为房贷和车贷给你创造了更大的安全需求缺口,格子里的工作间通过九九六来弥补这种缺口,而上层和中层会将九九六解读为帮助其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
也许一个人的幸福层度和对同一种现象的解读层度有关,也与一个人的被需求和决定别人的需求层度有关。然而最尴尬的是当一个人眼光聚焦于生理需求时,另一个人却将目光聚焦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并要求这个人为了崇高的理想而放弃面包并美其名曰“奉献”,除非这种价值被社会认同,要不然只会扩大矛盾,毕竟谁嫌弃自己的“面包”多,或者当一个人愿意饿死也要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那么什么是自我价值实现,如果不考虑一个人的精神追求,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考虑,在个人还没有从生理需求摆脱出来,谈自我价值的实现就很容易与低层次需求混淆。
所以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创造社会价值的机器,评价自我实现的准确性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让更多人满足低层次需求。
然而人毕竟不是机器,要不然也不会有“幸福学”,现实中人各种层次的需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且统一,如果要想自己在浮躁的社会里沉淀下来,就要感知社会浮躁的原因,自己有没有受影响,比如前面所说的“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导向扩大个人“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比如明明自己已经站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顶端还在纠结拥有得太少;比如拥有得太少便失去了攀登金字塔的勇气;比如退休老太太明明啥都不缺啥都不用管就是不能沉下心来享清福。毕竟没有底层建设谈上层建设都是耍流氓,毕竟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层次在哪就谈需求都是糊涂虫。
当一个人脱离这种魔性的“需求层次”,去追求更崇高的精神,也许就能理解周恩来看到国家衰败,发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能理解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