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有一种自律,叫小事第一!(人生智慧)

专题: 读书 人生百味 简友广场
作者:魏晋寒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4-07 17:36:42  阅读:170   网上投稿

文章作者‖魏晋寒

原创文章‖0010

关键词‖自律

生活当中,存在许许多多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小事,我们明明可以在举手投足、三五分钟之间将它们解决掉,或者清理掉。然而,我们就是不以为意、得过且过地拖延下去。

场景吃剩下的水果皮,我们明明可以当场将它们清理到垃圾桶里。然而,我们就是伸着懒腰拖延下去,仍由它们在桌子上散落一个晚上。

场景突然收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接起来才发现是老朋友换的新号码。如此,我们明明可以在眨眼之间将陌生号码备注到通讯簿里,以便相互联系。

然而,我们还是不以为意地拖延下去,导致老朋友再次打来电话我们依旧视若路人,或者我们想要联系老朋友却再也找不到联系号码。

场景晚上下班回到家里,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将鞋子甩到过道鞋柜旁边,把衣服扔到沙发上或者床上。久而久之,三、四双鞋子在鞋柜边东倒西歪的放置着,沙发上、床上更是散落了各种T恤和袜子。

事实上,我们只要每天弯一下腰(将鞋子规整好),动一下手(将衣服挂在衣架上),我们的生活会干净、条理得多。

场景一边追剧、一边吃饭的时候,我们一不小心将汤汁洒在了电脑键盘上面,我们随手拿起卫生纸将键盘表面擦拭了一遍,自认为一点点油脂并不影响电脑的正常使用,索性就懒得再拿湿毛巾进一步擦拭清理。

如此一个月后,电脑已经脏污不堪,给人一种不爱干净、邋里邋遢的形象标签。

提到“拖延”这两个字,我们每个人均是深恶痛绝,敬而远之,然而却又无可奈何,割舍不掉。

拖延就像是人们的影子,只要我们有计划、有目标、有选择、有坚持、有行动……那么一定会有“拖延”的影子存在,阻碍着我们的正常意愿。

如何远离拖延?

如何让自己更加自律?

和大家分享一个思维模型,叫做:远离拖延,小事第一。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维视角。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拖延往往指代大事、要事、关键事上面的拖延和不坚持。比如说:某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某一次紧要的学习考试、某一场关键的报告会议、某一篇举足轻重的答辩论文……

虽然有种种大事、要事、关键事悬在心上,但是,很多人依旧我行我素,得过且过,将自己的时间、行动、流程、专注力安排在尽可能终点的位置。

“还有三天时间,可以等一等。”

“还有两个星期时间,可以拖一拖。”

“还有一个月时间,不着急。”

在大事、要事、关键事上面的拖延和不坚持,一定会给我们带来速度上、质量上、流程上、效益上、人际印象上的负面效应。并且因为这些负面效应的影响性持久而又深远,比如说:论文没写完、项目没交付、考试没通过……

如此这样,人们多多少少会主动克制自己的拖延状态,避免负面效应的出现。

相比较而言,人们对于小事上的拖延表现,自我克制、自我驱使、自我激励的情绪心态则是会弱小很多。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小事上的拖延并不会带来多大负面效应,索性就放任自流,得过且过。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小事上的拖延和懈怠,其消极影响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

消极影响:小事上的拖延和懈怠,会一层一层缩减我们的生活空间,让我们感到不自由、不干净、不舒适。

比如说:茶几上的瓜果皮屑没有及时清理,柜子里的衣物没有按时规整和精简,电脑桌面的文件夹一团乱麻,各种各样的纸张文件随手乱放,办公桌上既杂乱又拥挤……

 有些人居住80平米的房子亦不会显得拥挤灰暗,因为他们干净和整洁;有些人居住200平米的房子也不会显得宽敞明亮,因为他们杂乱和脏污。

正如畅销书《断舍离》比喻的那样:如果说家庭空间,只知道囤积东西而不知道清理,就如同一个储水池,不断进水而不排水,最终会成为一池死水。表面看着清亮,底层都是烂泥,稍微一搅,池水就变得浑浊。

一个浑浊的家庭,让人感觉拥挤,狭小,混乱,不舒服,不自由。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产生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

消极影响:小事上的拖延和懈怠,会一步一步加重我们的情绪内耗,增强我们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大事、要事、关键事上的坚持和自律,甚至还会因小失大。

问:数据台账是现在更新呢,还是过会更新?

答:过一会更新吧,问题不大!

问:签字单是现在整理呢,还是过会整理?

答:过一会吧,肯定忘不了!

问:公用车钥匙是放回原位呢,还是先放一边吧?

答:先放一边吧,懒得多走一趟。

……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工作任务当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小事、碎事、不以为意的事情。我们想着拖一拖、懒一懒、攒一攒并不会影响大局。

然而,随着这些小事、碎事、不以为意的事情渐渐累积起来,它们就会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工作任务,尤其面对大计划、大任务的时候,这些积攒起来的工作任务一定会分散我们的精力和时间,甚至还会让我们焦虑纠结。

是继续完成大任务呢?还是抽空更新一下数据台账?

是继续执行大计划呢?还是抽空整理下签字单?

是继续落实大项目呢?还是抽空还一下车钥匙?

这样的窘境,大家是否非常熟悉呢?

消极影响:小事上的拖延和懈怠,会一点一点影响我们的个人形象。

人们常说,小事见习惯,细节见人品。

一个人是干净还是邋遢,是勤快还是懒散,是细致还是粗笨,往往体现在小事上,细节上。比如看一个人的房间、看一个人的办公桌面、甚至看一个人手机屏幕的整洁程度,都能给旁人带来强烈、直观的正负印象。

综合来说,有一种自律,叫做小事第一。如何在一个又一个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小事上保持自觉性和坚持性呢?对于我们每个人均是至关重要。

方法:40秒法则

针对许多鸡毛小事,我们完全可以在举手投足、三五分钟之间将它们解决掉,或者清理掉。然而,我们总会在内心中产生“”与“不做”的情绪斗争。

鞋子是摆放整齐呢,还是就这样乱放着?

电脑桌面是清理干净呢,还是就这样混乱无序?

数据台账是及时更新呢,还是待会再更新?

客户电话是及时回复呢,还是待会再做回复?

……

事实上,对于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我们能够在40秒之内做出“做”的决定,那么我们大概率会付诸行动;与之恰恰相反,如果我们在40秒之间依然无法肯定“做”或者“不做”,那么我们大概率会拖延下去,仍由小事放任自流。

所以,我们要珍惜“40秒”的黄金时间,在“做”与“不做”之间,40秒之内必须拿定主意,同时形成一个心理暗示,让自己突破小事上的拖延困境,迅速行动起来。

内心纠结:鞋子是摆放整齐呢,还是就这样乱放着?

40秒之内做出决定:摆放整齐;

内心纠结:电脑桌面是清理干净呢,还是就这样杂乱无章?

40秒之内做出决定:电脑桌面太乱了,我要把杂乱无章的文件夹梳理清楚;

内心纠结:数据台账是及时更新呢,还是待会再更新?

40秒之内做出决定:不能再拖了,我要及时更新,以免过后遗忘;

内心纠结:客户电话是及时回复呢,还是待会再做回复?

40秒之内做出决定:现在就回复,我这就打电话。

方法:1—3—5任务清单法

在撰写网络文章的这几年时间,我不止一次收到读者倾诉的信息:“晋寒啊,我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忙忙碌碌,无始无终,我该怎么办呢?”

我回复道:“的确,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以及信息资源的多元化,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计划、目标、工作、选择都在水涨船高。仿佛有做不完的事情,也仿佛有做不完的计划。”

“然而,事情真是无限多吗?”

“未必!”

“我们不妨拿出铅笔和便签,写出当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然后写出三件次重要的事情,最后写出五件次次重要的事情。在执行的维度上,我们尽可能将80%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八件事情上面。”

“试一试这个做法,你的生活效率一定会成倍提高。”

事实上,我们每天在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往往只有一件,然后再增加三件为之服务的旁支事情,也叫做次重要事情。剩下五件次次重要的事情,更多就是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小事,虽然和第一件事情关系不大,然而日积月累下一定会对我们的情绪、心态、执行力、自律性带来负面影响。

这就是“1—3—5任务清单法”的实施过程。

综合来说,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面临的计划、目标、工作、选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繁多。只不过,我们并没有刻意的梳理、提炼、取舍它们。

大事练行,小事磨心。

站在自律的角度上,小事非但不是不重要,反而,它们会对我们产生超出想象的负面影响。

如此,远离拖延,小事第一。

    相关美文阅读: